秋風送爽,暑熱退去,朱洪富種植的獼猴桃生態(tài)園也褪去了夏日的青澀,漸漸染上成熟的金黃。對他而言,這是一年中最為關(guān)鍵也最令人期待的時節(jié)。晨露微涼,他與十余位從附近自然埭請來的大爺大媽們,便也開始在藤蔓間忙碌。疏果、檢查成熟度、準備采摘……每一項活計都做得有條不紊,他們正用雙手,穩(wěn)穩(wěn)地托起這份沉甸甸的秋日饋贈。

朱洪富種植的獼猴桃生態(tài)園
朱洪富種植的獼猴桃生態(tài)園靜靜坐落在張家港市大新鎮(zhèn)中山村與龍?zhí)洞宓慕唤缣帲嫉亟€。從2014年初創(chuàng)時不起眼的小園,到如今郁郁蔥蔥、蔚然成林,不過十年光景。這里出產(chǎn)的“金陽”獼猴桃,漸漸成了人們喜愛的果中佳品:不僅摘得“最具人氣農(nóng)產(chǎn)品品牌”桂冠,其旗下的“洽意農(nóng)莊”系列亦被評為“江蘇省消費者信得過產(chǎn)品”,所屬公司獲評AAA級信用認證,擁有8項相關(guān)專利。而朱洪富,也在2024年被授予江蘇省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振興帶頭人的稱號。每一份榮耀的背后,浸透的都是朱洪富默默耕耘的汗水和無悔的付出。
某個午后,陽光燦爛,剛進果園,便被撲面而來的綠意吸引。那綠,濃得化不開,又生機勃勃地向外漫溢,像一張巨大的網(wǎng),溫柔地覆蓋了整個視野。走近些才看清,是一排排獼猴桃樹,枝挨枝、葉疊葉,整齊而親密地站立著,把整片園子擁在懷中。
就在這片寧靜的綠意里,老朱彎腰在一株藤前神情專注地查看著什么。直起身回過頭,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上頓時漾開樸實的笑意。或許是常年勞作的關(guān)系,才四十出頭的他,鬢發(fā)已然白了大半,眼角也爬滿了細紋,可那雙眼睛卻透著清亮神采奕奕。
一提起這片園子,老朱的話匣子關(guān)不住了。他憶起那年去四川出差,在路邊攤上第一次見到紅心獼猴桃。金黃色的外表令他好奇,嘗過之后,清甜中帶著微酸,讓他瞬間萌生一個念頭:把它帶回家鄉(xiāng),讓更多人品嘗到這份自然的美好。然而種獼猴桃是門精細的技術(shù)活,光有熱情遠遠不夠。為此,他一邊自己摸索,一邊特地跑到南京農(nóng)業(yè)科技大學“深造”了半年。慢慢地,老朱總結(jié)出了一套獨特的種植經(jīng)驗:獼猴桃從苗到果,得四年光陰耐心守候;清明后開花,開花前要疏蕾,花期要疏花,之后還得視情況疏枝;待花開足兩成,便分期進行兩三次人工授粉;授粉后半月疏果,再經(jīng)過一個月,便開始為每枚果實套袋。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盡棄。
如今最讓老朱發(fā)愁的,是人手難尋。這些年,年輕人如潮水般涌向城市,鄉(xiāng)村日漸寂寥?!翱偟糜腥嘶貋恚迅??!崩现煺f得平靜,字字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既然與這片土地有緣,就想為它做點什么。懷著“學到的教人,賺到的給人”這個樸素的信念,老朱將附近閑居的老人組織起來,手把手教他們打理這些“金疙瘩”。從掘下第一鋤,種下第一株苗,到如今三十畝綠蔭如蓋——這里的每一片葉,每一寸藤,都浸潤著老朱與鄉(xiāng)親們的汗水與期盼。
邊聊邊走,步入果園深處。眼前展開了一片豐饒的秋日畫卷:頭頂是枝葉交織的穹頂,陽光被曬成一片片溫暖的金黃;身旁是虬龍般盤繞的藤蔓,結(jié)實而有力。最動人的,是綠葉間垂掛的一個個毛茸茸的金黃果子——那就是“金陽”獼猴桃。它們沉甸甸地墜在枝頭,渾身裹著一層細軟絨毛,像一群酣睡的胖娃娃。老朱輕輕托起這個,撫撫那個,動作輕柔得像在觸摸孩子的臉頰。他說,這些果子已近成熟,在這深秋時節(jié),果肉正呈現(xiàn)出翡翠般的通透綠色,甜中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微酸——那是土地給我們最慷慨的饋贈。

沉甸甸的獼猴桃
不遠處,傳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原來是幾位大爺大媽正在采摘獼猴桃,他們動作嫻熟地剪下飽滿的果實,輕輕放進果籃里,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一位大媽瞧見我們,笑著打招呼。一位大媽熱情地和我聊起來,說她在這兒做了兩三年,活兒不重,和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心情也舒暢,最重要是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她說月底孫子過生日,連紅包都早早準備好了。說這些話時,她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喜悅??粗矍暗男δ?,我心中驀然一動:這座生態(tài)園,解決的又何止是十幾個人的生計來源?它更是一個讓留守鄉(xiāng)土的人們重拾尊嚴、安頓身心的家園。他們的笑語聲,是這片園子里除果香之外,最動人的聲音。
夕陽西下,回望那片在暮色中漸行漸遠的綠意園子,忽然覺得,這園子不只是生產(chǎn)美味的果園,它更像一個綠色生長的夢,鐫刻著如朱洪富一般新農(nóng)人的堅守與追求,也回蕩著這片希望田野上鄉(xiāng)村振興的隆隆腳步聲,踏著時代的節(jié)拍,由遠及近……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大新鎮(zhèn)中山村村委會
責任編輯:王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