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生活百科 ? 正文

健康問答 | 夏日運動后,如何正確補充水分?

發(fā)布日期:2022-08-09??來源:中國體育報??作者:劉昕彤??瀏覽次數(shù):153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高溫炎熱,冰飲料成為不少人的喝水首選。尤其是在運動過后大汗淋漓,一瓶冷飲喝下去讓人覺得暢快不少。不過近日,一名運動愛好者在打完籃球后拿起一瓶冰飲料一口氣猛喝個底朝天,不料喝完不到5分鐘開始感覺到胸悶,且癥狀越來越嚴重,被送往醫(yī)院搶救。醫(yī)生診斷其為突發(fā)性心肌梗死。為什么一瓶冰飲料就能誘發(fā)心肌梗死?夏日運動后,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補充水分?

高溫炎熱,冰飲料成為不少人的喝水首選。尤其是在運動過后大汗淋漓,一瓶冷飲喝下去讓人覺得暢快不少。不過近日,一名運動愛好者在打完籃球后拿起一瓶冰飲料一口氣猛喝個底朝天,不料喝完不到5分鐘開始感覺到胸悶,且癥狀越來越嚴重,被送往醫(yī)院搶救。醫(yī)生診斷其為突發(fā)性心肌梗死。為什么一瓶冰飲料就能誘發(fā)心肌梗死?夏日運動后,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補充水分?

運動后大喝冷飲可引發(fā)心肌梗死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余運影表示,夏季氣溫高,人體血管處于擴張狀態(tài),如果在劇烈運動后,馬上喝大量溫度極低的冷飲或是即刻吹空調、洗冷水澡,在這些刺激下就可能導致全身血管立即收縮痙攣,血壓突然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現(xiàn)凝血,引起心管堵塞,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夏季雨水多、氣壓偏低,空氣含氧量下降,心臟的供血、供氧都會相對減少。而且在相同的氣溫下,相對濕度越大,體感溫度越高。而受寒冷刺激時,心臟和大腦的血液供應會明顯減少,血液供需嚴重不平衡,人體在短時間內又無法實現(xiàn)有效代償,就會出現(xiàn)胸悶、心前區(qū)疼痛等不適癥狀,嚴重時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科學補水要少量多次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良認為,運動后的補水,切忌豪飲猛灌,應該在溫水漱口后,少量多次,小口啜飲,每丟失1公斤體重,至少補充1200~1500毫升水。

適當補水能夠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夏季運動時出汗多,不及時、充分補水也可能會導致機體脫水,因此,要預先準備好足夠多的飲用水和運動飲料,遵循少量多次補水原則,最好保證每半小時能補水或運動飲料150~200毫升,在運動時間長(大于1小時)、出汗多的情況下,應以補充運動飲料為主。運動后,也不要立即停止,坐下休息,而要選擇緩和、輕松的拉伸運動放松身體,不僅可以避免因突然停止運動而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或缺氧出現(xiàn)的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還有助于促進四肢血液回流心臟,加快恢復,減輕運動后的肌肉酸痛。

適量補水保持水平衡

由于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環(huán)境和個人情況不同,水的需求量變化很大,專家認為,補水的基本原則是:失多少補多少,保持水平衡。

首先要保證日常喝水充分,每天8杯水,或者喝夠2000毫升水,如果沒有喝水習慣,可以每小時定鬧鐘提醒自己喝水。在運動前4小時,根據(jù)體重每公斤喝5~7毫升的水,例如60公斤的人運動前4小時喝夠300~420毫升的水,基本能夠保證運動前有較好的水合狀態(tài)。運動中,每15分鐘喝夠100~150毫升的水或運動飲料,以便補充汗液中丟失的水分,如果運動時間短于60分鐘,則沒有必要喝運動飲料。如果超過60分鐘,建議補充每100毫升含有0.2~0.4克的鈉鹽,以及5~8克糖的水,運動飲料可以按照這個比例參考,能夠有效幫助延緩疲勞的發(fā)生,降低損傷風險和保證運動狀態(tài)。15至22℃是普通運動愛好者可以參考的水溫,但是對于高強度的運動員或者暴曬的運動員,4℃的水溫是比較好的。

補鹽補糖也很重要

夏季天氣悶熱潮濕,在運動時更加容易出汗。加上一些戶外運動項目在夏季深受運動愛好者青睞,在運動完后更是揮汗如雨。專家提醒,運動時丟失的大量汗液,其中98~99%的成分是水,剩余的則是鈉、鉀、氯等各種電解質和微量的尿素、乳酸等。運動前中后階段科學合理地補水、補鹽、補糖尤為重要,喝純凈水或礦泉水是遠遠不夠的。在連續(xù)超過60分鐘的長時間運動中,身體伴隨著出汗會排出較多的鈉離子和鉀離子,導致血漿中的鈉鉀離子濃度出現(xiàn)紊亂,最終可能導致低鈉血癥、抽筋、加速疲勞等,同時還會提高肌肉拉傷的風險。

經常進行馬拉松運動的人在每次跑馬拉松時,都會捏著瓶口小口啜飲,使單次補水量減小,并多次補給,達到快速有效的補水效果。研究顯示,運動導致的汗液流失會帶來補鈉需求,體重越大的人,人體表面積相對就越大,汗液流失也更多,需要補充的也越多。不同的運動和不同的目標對于運動中的鹽分補充不一樣,對于長距離、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來說,例如馬拉松、鐵人三項,運動中的鹽分補充非常重要。

夏季不貪涼,適度降溫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余運影表示,夏季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炎熱的室外進入空調房,雖然會在瞬間感覺舒爽,但血管和心臟很難適應過大溫差,因此室內空調溫度不要太低。特別是有辦公室午睡習慣的人群,溫度設定過低會增加心肌梗死風險,平常怕冷的人在空調房內應適當加衣。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內應先擦干再吹空調,同時不對著空調直吹。

此外,過度的體育運動、過度緊張、激動、憤怒的情緒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增加心肌耗氧,誘發(fā)心肌梗死。很多人一進家門便用涼水沖澡,會進一步刺激心血管收縮。因此洗澡也要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至15分鐘再用溫水洗澡。

補水時盡量少喝涼水或冰鎮(zhèn)飲料。如果實在想喝冰飲料,應在運動后休息10分鐘,心率相對平穩(wěn)后再慢慢地喝,心臟病患者如果感到心慌、胸悶時不能喝冰飲料,沒有癥狀時也盡量少喝。一般在大清早起床時、夜間溫度低時也不要喝冰飲料。

此外,夏季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預防發(fā)生腹瀉,導致電解質紊亂,誘發(fā)心臟不適,建議大家調整吃飯時間,盡量別太晚吃飯,以免影響代謝。同時穩(wěn)定情緒,盡量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給心腦血管“解壓”。

責任編輯:王雨馨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