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搜索
關 鍵 詞:
         
所屬分類:
排序方式:
  
  •  
    • 物種故事 | 落地生根:堅韌美麗的“燈籠花”
      物種故事 | 落地生根:堅韌美麗的“燈籠花”
      • 落地生根別稱不死鳥、打不死、燈籠花,為景天科直立草本,高0.5米至1.5米,全株無毛。莖肉質,呈圓柱形,中空。葉對生,厚肉質,為單葉或羽狀復葉,有小葉3片至5片;葉片呈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5厘米至12厘米,寬3厘米至8厘米,兩端呈圓形或急尖狀,邊緣有圓齒,葉緣為紫色,葉片落地后在圓齒底部生出小芽,小芽脫落后即可長成新的植株。聚傘圓錐花序腋生,
      • 2021-10-22
    • ?
    • 尋秋額爾古納
      尋秋額爾古納
      • 秋染層林額爾古納河如一練閃亮的哈達,飄舞在神州版圖的東北端。它一頭挽著呼倫貝爾大草原,一頭系著高高的興安嶺。秋天來臨時,額爾古納右岸便是一片絢麗的世界。在西南向東北的一路奔流里,額爾古納河接納了眾多支流,先后流過草原、農牧混合區(qū)、山地草甸、森林。豐富的地貌,使這一線的秋色富于變化。草木知秋秋之靜美秋天的濕地,成片的沼澤隱去了,曾經
      • 2021-10-22
    • ?
    • 山東東營:黃河入??谧囗憽包S藍交響樂”
      山東東營:黃河入??谧囗憽包S藍交響樂”
      • “黃河入海蘊奇觀,百鳥翔游水云間,紅毯迎賓畫漫卷,蘆花飛雪落九天”,是山東東營黃河入??诘纳鷦訉懻铡畋?攝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穿峽越谷,歷經5000余公里浩蕩征程,在入??诜啪從_步,融入渤海。河海交匯之處,黃藍涇渭分明,蔚為壯觀,河與海在天地間演奏出一曲激昂澎湃的“黃藍交響樂”。魏東 攝位于黃河入??诘纳綎|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
      • 2021-10-22
    • ?
    • 健康問答 | 骨質疏松癥應如何預防和治療?
      • 2021-10-21
    • ?
    • 物種故事 | 白骨頂:似雞非雞,似鴨非鴨,我是鳥中的“四不像”
      物種故事 | 白骨頂:似雞非雞,似鴨非鴨,我是鳥中的“四不像”
      •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白骨頂。白骨頂隸屬鳥綱鶴形目秧雞科白骨頂屬,別名白冠雞,棲息于水生植物茂密的濕地或近海。白骨頂擅長游泳,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白骨頂是一種中小型水棲禽類,其體長約為38厘米至43厘米,體重不超過1公斤,比常見的家鴨略小。不過,與家鴨相比,白骨頂更像雞和鴨的雜交品種。白骨頂身體構造類似鴨子,通常腿部和腳趾較為細長,為了
      • 2021-10-21
    • ?
    • 科技名詞 | 生物修復
      科技名詞 | 生物修復
      • 生物修復bioremediation定義:通過具有降解功能的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使環(huán)境介質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的過程。學科:生態(tài)學_污染生態(tài)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生物修復即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減少污染環(huán)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濃度或使其無害化,從而使污染了的環(huán)境能夠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復到原初狀態(tài)的過程。生物修復按所利用的生物種類,可分為微
      • 2021-10-21
    • ?
    • 科技名詞 | 生物治療
      科技名詞 | 生物治療
      • 生物治療biotherapy定義:利用生物技術對疾病進行治療的方法。根據治療用制劑,分為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生物因子治療、生物靶向治療等多種方法。學科:核醫(yī)學_臨床核醫(yī)學_腫瘤核醫(yī)學_腫瘤診療相關技術相關名詞:免疫治療 細胞治療 生物因子治療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生物治療泛指用大分子生物制劑進行的治療。按操作模式分類,主要分為細胞治療和
      • 2021-10-21
    • ?
    • 科技名詞 | 生物安全防護
      科技名詞 | 生物安全防護
      • 生物安全防護biosafety containment定義:用有效物理手段阻隔生物劑擴散以避免生物危害的安全防護措施。學科:微生物學_應用微生物學相關名詞:生物安全 防護 疫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生物安全根據涉及的不同學科有多種被認可的定義。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生物安全定義為:為了阻止暴露于生物制劑、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生物有害物質下,并且防止這些生
      • 2021-10-21
    • ?
    • 科技名詞 | 食品致敏原
      科技名詞 | 食品致敏原
      • 食品致敏原food allergen又稱:食品過敏原定義:存在于食物中能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學科:食品科學技術_食品安全_食品安全危害因素_物理性危害相關名詞:過敏癥 免疫系統(tǒng) 小麥 大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食品過敏又稱食品變態(tài)反應,是一種異常的免疫反應,指人體攝入食品中的某些物質(通常是蛋白質)作為抗原,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而發(fā)生的變態(tài)
      • 2021-10-21
    • ?
    • 陜西榆林:秋染黃土地
      陜西榆林:秋染黃土地
      • 近日,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層林盡染,景色迷人。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qū),總面積達37平方公里,有黃土峰林地貌景觀、第四紀地層剖面、沙漠地貌和古生物化石四大地質遺跡。圖為10月15日,游客在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游覽。10月15日拍攝的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濕地風光。朝霞中的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10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麻黃梁黃土地質公
      • 2021-10-21
    • ?
    • 山東省榮成市開啟“天鵝旅游季”
      山東省榮成市開啟“天鵝旅游季”
      • 近日,山東省榮成市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迎來首批越冬大天鵝。李信君 攝山東省榮成市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擁有蘆葦沼澤、灘涂、淺海及潟湖4種濕地類型,每年有近萬只大天鵝來此越冬,是國內最大的大天鵝越冬棲息地。李信君 攝據山東省榮成市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改善,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逐年增加
      • 2021-10-21
    • ?
    • 數字經濟健康發(fā)展 sou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數字經濟健康發(fā)展 sou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 數字經濟健康發(fā)展 sou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0月18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握數字經濟發(fā)展趨勢和規(guī)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fā)展。President Xi Jinping, als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chairman of the Central Mi
      • 2021-10-21
    • ?
    • “老寒腿”是因年輕時不穿秋褲?這話你還信嗎……
      “老寒腿”是因年輕時不穿秋褲?這話你還信嗎……
      • 天氣轉涼,一些老年人出現上下樓困難,膝關節(jié)反復疼痛的困擾,不少人認為是受涼“老寒腿”發(fā)作了?!袄虾取闭媸莾龀鰜淼膯??為什么受涼關節(jié)就會疼?今天就讓我們揭開“老寒腿”的真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疼疼疼!老司機、上班族、愛美女生要注意啦!我們常說的“老寒腿”,一般來說是骨關節(jié)炎。關節(jié)炎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在多種關節(jié)炎癥類型中,最
      • 2021-10-20
    • ?
    • 從桃紅嶺梅花鹿數量增長看江西生物多樣性保護
      從桃紅嶺梅花鹿數量增長看江西生物多樣性保護
      • 從桃紅嶺梅花鹿數量增長看江西生物多樣性保護桃紅嶺梅花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作者:袁力強 徐茉林 岑武軒 權曉瑩責任編輯:李沛真簡介梅花鹿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因種群數量非常稀少,已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钡燃?。20世紀30年代以前,華南梅花鹿曾廣泛分布于我國東部,由于巨大的捕殺壓力和劇烈的棲息地喪失,華南梅花鹿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 2021-10-20
    • ?
    •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柿餅飄香致富路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柿餅飄香致富路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城廂鎮(zhèn)光德村有著悠久的柿餅制作傳統(tǒng)。每年深秋入冬之際,光德村都會進入柿餅曬制生產的最佳時期。家家戶戶將精選出的柿子削皮、清洗。清洗后的柿子擺放于竹匾之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香。遠遠望去,金燦燦的柿子頗為壯觀,一派火紅的豐收景象。責任編輯:楊嘉熙
      • 2021-10-20
    • ?
    •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甜蜜的事業(yè)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甜蜜的事業(yè)
      •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如皋港區(qū)二案村,來自陜西省貧困地區(qū)的蜂農在油菜地里放養(yǎng)蜜蜂。搖蜜,采蜜,收獲“甜蜜”。責任編輯:周星宜
      • 2021-10-20
    • ?
    •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土豆變“金豆”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土豆變“金豆”
      • 馬鈴薯是甘肅省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區(qū)域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和主產區(qū)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yè)。這里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水源、耕地無污染,是種植馬鈴薯的理想之地。甘肅省武威市的古浪縣、民勤縣等地充分發(fā)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yōu)勢,讓馬鈴薯變成“金蛋蛋”,助力農民脫貧致富。責任編輯:周星宜
      • 2021-10-20
    • ?
    •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變遷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變遷
      • 2016年4月24日,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十字街鎮(zhèn),兩位趕集的村民。2018年11月23日,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栗子房鎮(zhèn),砬腰村村民運輸水稻。2019年3月30日,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黃海北岸灘涂濕地,挑工用扁擔挑著從灘涂上扒出來的白蜆子。2019年3月30日,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黃海北岸灘涂濕地,趕灘的老兩口。責任編輯:周星宜
      • 2021-10-20
    • ?
    •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繁忙的鹽場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繁忙的鹽場
      • 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英利鎮(zhèn)馬留鹽場依托海洋資源,以優(yōu)質海水為原料,繼承并采用“十二道古法灘曬制鹽”技藝生產海鹽,全面推進產業(yè)扶貧、生態(tài)扶貧。每年夏季,鹽工們冒著高溫,各司其職,辛勤勞作,雪白的鹽田結晶池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責任編輯:周星宜
      • 2021-10-20
    • ?
    •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懸崖曬秋
      第十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作品:懸崖曬秋
      • 2020年11月5日,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市,鄉(xiāng)親們把切好片的山楂晾曬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頂上。每到秋天,當地漫山遍野的山楂進入收獲期,晾曬山楂成為南太行一道獨特的風景。責任編輯:周星宜
      • 2021-10-20
    • ?
     
    相關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